More

    Dr Catherine Too

    4 episodes
    杜楚薇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 在上海及香港從事中醫診治十餘年,運用中藥、針灸、推拿手法等治療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現就職於港恩中醫診所。 她擅長治療各類頸肩腰腿痛症、月經病、更年期綜合症、失眠、濕疹、慢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腸胃病等。 她是一位愛毛孩,愛生活的中醫師。 本專欄為都市女性透視身體的變化,一步步打開應對的可能性。

    抗疫多時,休息都解決不了的疲倦? 你可能已患上慢性疲勞

    疫情持續兩年多,很多人都感到身心疲勞。坐唔安,瞓唔落,究竟係有病,還是心理作用? 患者M女士,38歲,2子之母。3個月前首診,症狀繁多:「醫師,呢排我成日覺得瞓極都好攰,成個人好重,周身痠痛,對腳尤其無力,企都企唔直,口乾舌燥,食嘢唔多,但個肚好脹,行路快少少就唔夠氣,吸氣又好似吸唔到底,周身痕但係又無見到有嘢發出黎。」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不少病人因經常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整天提心吊膽,出現如失眠、心悸、胸悶等症狀而來求診。經過2年多的抗疫,市民已疲憊不堪,以「休息都解決不了的疲倦」為原因而求診的病人越來越多。曾有一位病人形容這種感覺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疲倦感」。漸漸如M女士般,除了疲勞並見其他繁多伴隨症狀的人,也越來越多,可見不少人已陷入嚴重的慢性疲勞狀態了。 慢性疲勞綜合症的診斷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1994年的定義*,如果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出現無法解釋的嚴重疲勞,並且無法透過休息得到改善,再加上出現以下4種或以上的症狀,經檢查排除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內分泌疾病,以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貧血等;即有機會是慢性疲勞綜合症: 短期記憶力或專注力減退 運動後疲勞不適感持續達24小時以上 睡眠無法消除疲勞 肌肉疼痛 多處關節疼痛,但是沒有關節紅腫的情形 與以往不同型態或嚴重的頭痛 頻繁出現的喉嚨痛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疼痛 美國國家醫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於2015年建議更新診斷標準為:1.嚴重疲乏,2.運動後疲勞不適感持續,3.睡眠無法消除疲勞;以及「出現認知障礙、記憶力衰退、心智能力衰退及判斷力減弱等情況」或「無法維持直立姿勢,站立時血壓會驟降,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兩者其中一項) 有不同研究指出,女性出現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機會明顯比男性高。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成因未有定論,有專家提出如病毒傳染,免疫系統問題,遺傳,身體創傷,憂鬱症等,都有可能引致該病症。 中醫對慢行疲勞的觀點 從中醫角度,慢性疲勞屬於「虛勞」、「鬱證」、「不寐」等範疇。其病理機制大致分為「虛」和「實」: 虛——因氣血不足,不能濡養心神腦髓及四肢百骸,可以「身體不夠燃料」來理解。成因:勞累或思慮過度,休息不足,使氣血暗耗; 實——因氣血流通不暢,引起病理產物堆積,中醫稱之為「瘀」、「濕」、「痰」、「飲「等,導致經絡堵塞,清氣不能上奉頭腦四肢,或令濁氣留存於脾胃或肌表。成因:飲食生冷或飲食不節,貪涼涉濕,或情志不遂,氣鬱日久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虛」和「實」,在臨床上不能截然區分。狀態良好時,脾產生新鮮的氣血,流通全身,濡養五臟六腑,並清理瘀濕痰飲,經二便、口鼻或汗孔排出體外。如因各種原因,使氣血虛弱,推動無力,可導致病理產物堆積,出現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的狀態。其實這種情況臨床最為常見,在治療上要虛實兼顧。 無論虛、實,還是虛實夾雜,均可導致疲乏、頭痛頭暈、肢體痠痛沈重、皮膚油膩、胃腹脹氣、大便不成形、皮膚搔癢或癢疹等。而精神症狀如悶悶不樂、無動力、思想遲鈍,或者以往很容易處理的事情而現在變得不能勝任等,也可因氣血失調而出現。 我們再看看病人M女士。M女士面色偏黃,雙目稍浮腫,唇舌色淡暗,苔白膩,脈稍弱,屬於氣血兩虛兼有水濕的情況,需要化濕及養氣血。化濕就好比把廢水排掉,讓經絡騰出空間生化新的氣血,再配合補氣養血的藥物幫一把,療效會更理想。經過1個多月的調理,M女士的疲乏感大為好轉,情緒好轉,面色也明顯明亮了,囑後續可每月就診1次鞏固調理。 筆者亦囑咐M女士一些對抗慢性疲勞的自我調養方法,在這裡也介紹給大家: 保持充足睡眠及休息 少吃生冷,多進食新鮮烹調的食物,減少攝入咖啡因含量高的飲食 只要體力許可,應保持適當運動,既可使氣血暢通,身心舒暢,排汗的過程亦可促進身體排出濕、瘀等病理產物。到戶外有綠色樹木的場所運動,能更好地疏通體內堵塞的氣機。如不方便運動,可用熱水加入艾草、生薑,進行泡腳,每次泡15分鐘,使身體微微出汗為佳。 練習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凸起;呼氣時,腹部凹陷。盡量保持深和慢的呼吸頻率。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可令緊繃的情緒放鬆,並大大改善睡眠質素。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嚴重的慢性疲勞症狀,並不是「忍一忍」或者用意志力就可以解決,應給予正視,有需要的話應盡快求診。 https://www.theflomedia.com/huh40%e6%ad%b2%e5%b0%b1%e6%9b%b4%e5%b9%b4%e6%9c%9f%e4%b9%8b%e4%b8%80%ef%bc%9a%e6%8f%90%e6%97%a9%e6%9b%b4%e5%b9%b4%e6%9c%9f%e7%97%87%e7%8b%80/ https://www.theflomedia.com/huh%ef%bc%8140%e6%ad%b2%e5%b0%b1%e6%9b%b4%e5%b9%b4%e6%9c%9f-%e4%b9%8b%e4%ba%8c%ef%bc%9a%e5%8d%b5%e5%b7%a2%e6%97%a9%e8%a1%b0%e7%97%87/ https://www.theflomedia.com/%e6%82%a3%e4%b9%be%e7%9c%bc%e7%97%87%e5%a6%82%e4%bd%95%e9%a4%8a%e7%9c%bc%ef%bc%9f/

    患乾眼症如何養眼?

    就算你不是 work from home,自疫情開始以後,視像會議仿彿已成常態,大家經已接受了以Zoom代替conference room,省卻舟車勞動。然而,視像會議的其中一個後遺症,就是讓你每天要花更多時間坐在電腦前,令眼睛容易感到乾燥、疲憊。而女性患上乾眼症的機會較高,除了盡早向醫生求診,自行調節一些簡單的生活習慣,也能有效改善乾眼症的症狀。 近年門診多了一些因乾眼症來求診的病患,女性佔大多數,而其中又以40歲以上人群為主。其症狀為眼睛乾澀、怕光、痕癢、刺痛、異物感、易流淚,長時間用眼後或天氣乾燥時明顯,並經常伴有失眠,焦慮,頭痛頭脹的症狀。我們今天就談一下乾眼症的成因和治療。 乾眼症又稱乾燥性角膜炎,病因爲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分佈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引致淚液無法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日久形成乾眼症。 乾眼症的病因: 用眼過度,如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長期受強光刺激及瞬目減少; 長時間戴隱形眼鏡 曾進行近視雷射手術者 甲狀腺疾病,糖尿病,乾燥綜合症,紅斑狼瘡等疾病繼發乾眼 為什麼女性佔多? 因為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了兩個致病因素: 女性荷爾蒙分泌改變 :圍絕經期婦女或已絕經婦女,因女性荷爾蒙降低,淚腺分泌亦受影響而降低 眼部卸妝不清潔/種眼睫毛/假睫毛,使眼瞼附近皮脂腺開孔堵塞,無法順利排出能為角膜保濕的油脂,以致眼睛長期乾燥,日久演變為乾眼症  在這裡提醒一下,單純乾眼不等於乾眼症,但如引致眼乾的因素持續存在,並出現上述如刺癢刺痛,異物感等症狀,則提示可能已經演變成乾眼症。奧比斯曾於2018年聯同香港眼科學會及香港防盲協會進行網上調查,結果發現多達3成人有嚴重乾眼症,而其中有8成人未曾求醫*,顯示市民普遍忽視乾眼症。 治療 醫生一般會配方人工淚液補充水分,這對舒緩病情有一定幫助,但未能根本解決成因。中醫對于乾眼症早有論述,屬於“白澀病”“神水將枯”等範疇,其發病與肝、脾、腎關係密切。《黃帝內經》曰: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升清;如肝血充足、脾氣旺盛,則有良好的視力及足夠的津液滋潤雙目。此外,隨著年齡增長、肝腎漸虧,勞累或用神過度等原因,可引致肝血不足、脾氣虛弱,導致津血不能上注於目,而出現乾眼症。中醫治療著重滋補肝腎、健脾益氣,改善整體氣血,配合針灸疏通經絡,使眼睛得到充足濡養。根據筆者經驗,中藥及針灸同用,配合病人自我調節生活習慣,多能顯著改善症狀。 乾眼症自救方法 眼周按摩及熱敷 平時可多按揉眼周穴位包括攢竹、魚腰、睛明、絲竹空、四白,打圈按揉至有酸脹感為佳。亦可熱敷濕毛巾或使用發熱眼罩,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酸脹感。 “20-20護眼法“ 用眼每20分鐘休息20秒,可閉目養神、按摩眼周、看天花板或看窗外,或者於辦公桌上放置綠色盆栽,休息時目光從電腦移到綠色植物處。 生活調養 注意充分休息,盡量縮短配戴隱形眼鏡時間,保證閱讀光線充足。許多人習慣起來及臨睡前的事都是看手機,此不良習慣對乾眼症患者尤其遺害深刻,筆者經常反覆提醒病人要戒掉這個習慣。 食療 枸杞、菊花、決明子、桑椹等是坊間較為人熟悉的有明目作用的中藥,枸杞、桑椹滋補肝腎而明目,菊花、決明子清肝而明目,但因其性均偏寒涼,故脾胃虛弱、易腹瀉者不宜每天使用。此外,可多進食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包括雞蛋,紅蘿蔔,肝臟等;以及富含葉青素食物,包括大部分深綠色蔬菜如西蘭花、芥蘭、菠菜、羽衣甘藍等,能預防和一定程度改善乾眼症狀。 *資料來源:奧比斯 https://www.theflomedia.com/huh40%e6%ad%b2%e5%b0%b1%e6%9b%b4%e5%b9%b4%e6%9c%9f%e4%b9%8b%e4%b8%80%ef%bc%9a%e6%8f%90%e6%97%a9%e6%9b%b4%e5%b9%b4%e6%9c%9f%e7%97%87%e7%8b%80/ https://www.theflomedia.com/huh!40歲就更年期-之二:卵巢早衰症/ https://www.theflomedia.com/%e6%8a%97%e7%96%ab%e5%a4%9a%e6%99%82%ef%bc%8c%e4%bc%91%e6%81%af%e9%83%bd%e8%a7%a3%e6%b1%ba%e4%b8%8d%e4%ba%86%e7%9a%84%e7%96%b2%e5%80%a6%ef%bc%9f-%e4%bd%a0%e5%8f%af%e8%83%bd%e5%b7%b2%e6%82%a3%e4%b8%8a/

    HUH!40歲就更年期? 之二:卵巢早衰症

    之前提到女性如早於40歲就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便要當心是否患上卵巢早衰症。今次為大家解釋一下卵巢早衰能否逆轉。 中醫怎樣看卵巢早衰? 根據《黃帝內經》所說,女性從14歲開始“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體內主宰生殖的腎氣充盈,月經初潮開始,啟動生殖功能,往後每個月排卵,及排卵後的身體狀態,都在為受孕作預備; 到了35歲開始,腎氣由盛轉虛,開始出現白髮、皮膚乾燥鬆弛、出現黃褐斑等衰老現象; 到了56歲,則“天癸竭”,卵巢不再排卵,生殖功能正式停止。 此為生命的正常軌跡。而能夠正常運行有賴於“先天之本”——即腎氣的充盈,以及“後天之本”——脾氣的溫煦濡養而成。 卵巢早衰即“天癸竭”這個階段提早出現,腎氣早衰和脾氣虧虛為兩大病因。 腎氣早衰:腎氣稟賦於父母,如先天腎氣不足者較容易出現腎氣早衰。 脾氣虧虛:節食過度、運動過度、長期休息不足、長時間處於壓力極大的環境等,使脾胃氣血損傷嚴重,子宮、卵巢未得適當濡養,最終導致腎氣提早衰竭。 中醫如何調治? 中醫認為腎氣早衰和脾氣虧虛兩大病因,調治應以補腎健脾,調衝任為重點,目的是使身體內環境恢復正常,氣血充盈,流動通暢,則可恢復符合年齡的狀態。 如上期文章提到的病人,40歲便出現更年期症狀,令她非常煩惱和擔心;經服用1周中藥以後,潮熱、陰道乾澀、煩躁、失眠等症狀已明顯緩解,情緒也放鬆了;1個月以後月經來潮。該女士的症狀相對來講比較輕,很可能還沒到卵巢早衰的程度,而她就診及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也是治療有效的關鍵原因。 萬一確診卵巢早衰,是否不能逆轉? 以往醫學界認為一旦確診卵巢早衰,一般是不可逆的;但近年研究發現有5-10%的患者在確診後有間斷的月經恢復,甚至發生自然妊娠,證明並非完全不可逆。 卵巢早衰的出現,除了大大降低自然受孕機會以外,還對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有很大影響。即使沒有生育計劃,一旦出現疑似卵巢早衰症狀,亦應儘早就診,進行適當診治。 如何預防卵巢早衰? 關注自己身心健康 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勞逸結合 多進食新鮮烹調的食物 最後,講一下“進補”。適當進食花膠,海參等營養價值高的食物,確實有一定的補益之效,但不建議盲目進補,因每人體質和狀態有所差異,如果進補不當,“補唔入”之餘更有可能損害脾胃,故應先了解自己體質狀態,可向你的中醫師諮詢。 參考資料:“卵巢早衰診治進展”,段飛燕等,《中國醫藥科學》,2016;7(06):38-42 https://www.theflomedia.com/huh40歲就更年期之一:提早更年期症狀/

    HUH!40歲就更年期?之一:提早更年期症狀

    個案:x女士,40歲,7月來求診。用子宮環避孕5年,2年前取環後月經不調,3-6個月1行,上次月經是4月份。伴潮熱汗出,1天4-5次,失眠,陰道乾澀疼痛。問她最不舒服是什麼?“總之周身都唔舒服!”她皺著眉頭說。 什麼是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停止排卵及停經前後的期間,多見於45-55歲,此時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降低,引致一系列症狀,包括: 經期紊亂 經量突然增多或顯著減少 潮熱 其他症狀: 陰道乾澀,陰道壁彈性降低 尿頻,經常感到尿急,漏尿 煩躁易怒或憂鬱 眼乾,皮膚乾燥,口乾舌燥 失眠 性慾降低 關節痛 到了身體正式進入停經階段,卵巢不再有排卵功能,這些症狀大多會逐漸消失。但臨床顯示少數女性在停經後,更年期症狀仍會延續數年。如早於40歲就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便要當心是否患上卵巢早衰症。 根據歐洲生殖學會的定義,如果在以下情況下出現更年期症狀,即符合卵巢早衰的診斷: 早於40歲 停經超過4個月 卵泡雌激素(FSH)連續檢測2次,數值均大於25IU/L 卵巢早衰的原因 遺傳:為最常見的原因,佔20-30%的個案,故母親或姊姊有卵巢早衰史者,其病發率相對較高。 其他原因繼發:如婦科卵巢手術後、卵巢癌化療後、子宮或盆腔反覆感染史、或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 心理因素:強烈及長期精神緊張、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 有吸煙習慣。 中醫怎樣看卵巢早衰?有無得醫?我會在第二部分繼續講。 參考資料:ESHRE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Hum Reprod. 2016; 31(5):926-37 https://www.theflomedia.com/huh%ef%bc%8140%e6%ad%b2%e5%b0%b1%e6%9b%b4%e5%b9%b4%e6%9c%9f-%e4%b9%8b%e4%ba%8c%ef%bc%9a%e5%8d%b5%e5%b7%a2%e6%97%a9%e8%a1%b0%e7%97%87/ https://www.theflomedia.com/%e6%82%a3%e4%b9%be%e7%9c%bc%e7%97%87%e5%a6%82%e4%bd%95%e9%a4%8a%e7%9c%bc%ef%bc%9f/ https://www.theflomedia.com/%e6%8a%97%e7%96%ab%e5%a4%9a%e6%99%82%ef%bc%8c%e4%bc%91%e6%81%af%e9%83%bd%e8%a7%a3%e6%b1%ba%e4%b8%8d%e4%ba%86%e7%9a%84%e7%96%b2%e5%80%a6%ef%bc%9f-%e4%bd%a0%e5%8f%af%e8%83%bd%e5%b7%b2%e6%82%a3%e4%b8%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