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流感蔓延時

0
691
就算不是新冠肺炎,此刻也是流感病發的高峰期,不少人都有機會染病。
就算不是新冠肺炎,此刻也是流感病發的高峰期,不少人都有機會染病。

新冠疫情Omicron肆虐,叫大家透不過氣來,不過流感高峰期亦悄悄然來到。事實上,流感和Omicron皆是傳播力極高的過濾性病毒,在關注防疫的同事,亦要小心患上流感。

香港註冊中醫師陳翠萍指出:「流感多數由天時疫癘之氣流行而造成。病毒能否侵入人體並導致發病,亦取決於人體的抗病能力,身體健康,臟腑功能正常,正氣內固,抗禦外邪能力強的話,感染機會也相對較低。」

都市人的流感

註冊中醫師陳翠萍
註冊中醫師陳翠萍

流行性感冒在中醫學上又稱時行感冒,一般指具有傳染性的時行病毒侵襲人體而致病,陳翠萍謂中醫古藉提及「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氣候變化異常,例如不符合季節而出現的一些變化,天氣突然很冷或很熱,刮風不止,下雨不停,人體不能適應寒暖的突然變化而感染病而發病。」此外,都市人常常捱夜少運動,工作壓力大,她亦說到對於素來身體虛弱,飲食習慣不佳,過於勞累,情志不遂等人仕比較容易染病。

對付流感西醫多數會處方撲熱息痛給病人服用。
對付流感西醫多數會處方撲熱息痛給病人服用。

中醫解流感憊困

西醫學上面對流感不適,不論成藥或是醫生處方都會用上撲熱息痛(Paracetamol),而中醫學上會辨証論治跟據不同証型處方,如臨床表現以發高燒為主,且全身症狀較重,會在處方中用上金銀花、連翹、板藍根、柴胡、生石膏、貫眾等藥,亦會配上一些健脾化濕藥如茯苓、白朮等以減輕患者的不適和改善病情。陳翠萍指出「流感的其中一個中醫辨證理論是『衞氣營血辨證』,簡單來說,視乎病情深淺而分為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和血分證,而証候亦會相互傳變;一般如病變已入營分或血分則顯示病變到了一個較嚴重或後期階段,主要臓器的結構損害較嚴重,機能紊亂亦相應顯著,中醫會以不同的治法如清解氣熱、清營涼血、通下逐邪、固脫法和外治法等為病人施以合適的處方。」

香港古老偏方說患流感「飲碗涼茶,焗一身汗」說好,她說對初起不嚴重的流感能夠產生作用,由於中醫說病最初襲人體肌肉及表皮,一般會發熱,輕微怕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等;流感亦是因為病從口鼻而入,先入侵肺經,皮膚肌肉未能發揮抗病功能,所以最初無汗或少汗,因此服藥後焗汗可令外邪在肌表透出,減輕病情。

不少人覺得中藥對治療及預防流感更見效果。
不少人覺得中藥對治療及預防流感更見效果。

醫師防流感保健茶飲推介

材料: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後下)、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甘草二錢。

功效:益氣固表

做法:把藥材加入2.5公升的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約20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一星期可飲二至三次。

防流感保健茶
防流感保健茶

中醫學經典古藉《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陳醫師說避免過勞並注意日常生活的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和情緒穩定聽上來是老生常談,但對於都市人而言都是知易行難,每晚給自己10分鐘寧靜時光,放鬆心情做個養生穴位按摩,為自己健康行多步。

相關文章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