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園藝治療,又稱懷緬治療,是由園藝治療師以植物作為媒介,按服務對象的需要而製訂的各種治療目標,利用各種植物的特性和內容去進行治療活動,例如一些種植、植物手工、植物食物飲品製作等等,以達致肌能上、認知上、甚至情緒上的治療效果。
植物從來與人的關係分不開,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是人類的主要食糧之餘,作為家居生活中的角色雅俗共賞,幾乎沒有幾個人不喜歡植物。植物外表看來死物一樣,但其實它們分分秒秒都成長著。懂它的,就會愛上它,小孩如是,老人都一樣。
近年香港隨著外國的推崇都興起園藝治療來,自小在新界農村長大的我都喜歡和熟悉種植,而且有社工底子,自然就對園藝治療這學問趨之若騖,幾年前開始踏足學習園藝治療之路,並且很不容易完成四百小時實習成為註冊園藝治療師。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體會到園藝治療對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的確有明顯的幫助,有一位長者令我印象相當深刻。
患有中度認知障礙症的林伯在某間長者中心參加了我的園藝治療小組,外表和談吐看來,林伯像個過氣老板,在小組活動中,總是一臉嚴肅、趾高氣揚似的,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認知、記憶和情緒都已經出現亂子的他慶幸身體機能仍然保持得不錯。
在情人節前夕的小組活動中我安排了「製作花束」的插花項目,我拿著紅色的玫瑰問他: 「林伯,呢種係咩花呢?」他不屑一顧的臉,瞟我一眼說: 「我點解要話你知!?」論沙塵程度,林伯可謂無人能及,不過我好喜歡,哈哈,你想想,他的認知障礙的情況已經不輕,不少熟悉東西或人的名字他想不起來,但他還是努力的去保衛自己尊嚴和權威,堂堂一個大老板連這麼常見的花名都忘記又不想在年輕人面前認輸,所以仍然強悍的防禦機制發揮作用,以這種反應來掩飾他的健忘。
好了,開始製作小花束時,林伯蹻著手,指點著我的助手: 「我無你咁得閑,你整俾我睇!」我打了個眼色讓助手協助他,期間請求他幫手做些簡單步驟,又或者問他:「我有無做錯?係唔係咁呀?跟住點呢?」助手好不容易與他合作完成製作了一束玫瑰,大老板林伯高興得不得了,這時竟然讓我看到一個驚天動地的一幕:他陶醉地閉上眼聞著玫瑰,我靜靜地走到他身旁,輕聲問他: 「好香咁喎! 玫瑰令你諗起啲乜呢? 後生時候有冇送玫瑰俾女仔呀?」他瞪我一眼,咀角微微上揚,活像一個八十老翁含春笑靨,想了想得戚的回答: 「梗係有啦!」 我們的話匣子終於打開了,得知他初戀情人好喜歡玫瑰花。
小組上的長者隨著他的分享陸續說出自己的戀愛經驗,坐在林伯旁的黎婆婆訴說自己年輕時生活艱難,豐足的一頓飯都沒有吃過,更何況一朵玫瑰;林伯聽到這裡,把手上的一束玫瑰遞給她: 「俾妳啦!」幾位組員哄堂大笑,笑說他追女仔高手,這是小組以來林伯第一次愉快地跟其他組員互動,而且是相當有質素的一次交流。
這一次活動裡,正正顯示出園藝治療的威力。植物給人的幫助從何而來呢?就讓我跟大家淺談一下。人的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和味覺(五感)能夠透過任何東西都有可能產生一些特別的感覺和刺激,而植物就是一種令五感相當豐富的媒界,進而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一些微妙變化,甚至乎有治療的功能。
紅玫瑰的形態和色彩給林伯在視覺上的享受,美麗的東西都會令人歡愉,加上玫瑰獨特的香氣被指是可以產生「腦內嗎啡」,能令人紓壓以及產生愉悅的情緒,短短一小時的小組活動時間,林伯看著、摸著、聞著充滿故事的玫瑰,快樂的心情油然而生,好容易令他懷緬相關往事,專業一點的操作叫「懷緬治療」,透過美好的回憶,繼而增加他傾訴的意欲和動力,加上組員都是差不多年紀的人,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順利地展開一場開心的對話。在這個美妙的時刻這麼經典和寶貴,我不忘替他們捧著花束拍張照片,以便沖洗出來留待以後翻看,加深了這一幕帶來的快樂記憶。我深信這一束玫瑰為我和林伯的生命都注入了不少動力。
「園藝治療」是由園藝治療師以植物作為媒介,按服務對象的需要而製訂的各種治療目標,利用各種植物的特性和內容去進行治療活動,例如一些種植、植物手工、植物食物飲品製作等等,以達致肌能上、認知上、甚至情緒上的治療效果。而有不少報告已經印證了園藝治療對各程度的認知障礙症長者都有相當的療效。
以園藝活動改善情緒
園藝治療可適用於任何人,撇除治療的要求,只要你願意,都可以透過簡單的園藝活動改善你和家人的情緒,增加愉快感。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動手做:
- 每周揀選小量喜愛的花朵,用花瓶插在家中當眼處
每天早上給它換水、修剪,有空就聞聞它的氣味,對它微笑一下;
- 在家中添置一盆水培觀葉植物,例如綠蘿、文竹、龜背竹、吊蘭、常春藤等等
按需要定時換水、修剪和施肥,有空時陪它曬曬太陽、聽聽音樂,甚至可以跟它傾訴心中鬱結;
- 若然對種植有信心的話,更可以添置盆栽,或者從種籽播種開始
按它的特性給它好好的照顧,讓它成為你家中的一員,多一分關懷和記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