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種子大動力

0
938
Photo by Zoe Schaeffer on Unsplash
疫情長者身心健康

“冇乜事就唔好周圍走。“ 相信已經是大家叮囑父母留在家中居家抗疫的口頭禪。 他們閒賦在家, 都就快變成化石了。你有否想過可以給他們一個小任務,令他們有多一點記託?

當人上了年紀,即使身體未退化致影響生活,但他的情緒往往就提早變差。為什麼呢?或許就因為一個“老“字,在一般人心目中: 人老了就沒有希望,既然沒有希望,做什麼都沒有意思,再加上這兩年來新冠肺炎的肆虐,政府嚴謹的防疫要求,很多在家或者在院舍的長者都快要變成化石了,腦退化的現象定會更明顯。

不能外出、不能聚集,還有什麼事情可以激發一位長者去將生活變得有記託和朝氣呢? 我相信除了植物沒有更好的東西了。

植物是一種很普通但又很神奇的東西,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照顧,也有它自己的外觀、特性,有觀賞性的亦有可以吃的,甚至乎可以醫病保健。

我在多個以長者為對象的園藝治療小組中發現,最少有八成以上長者都在年輕時曾經有過種植經驗,甚至有些是農民,由於經濟轉型,很多農夫都跑去打工賺錢,有些在退休之後才開始在家種些小盆栽。所有參與小組的長者,不論男女都表示很喜歡花草樹木,提到種植,就連那些不苟言笑的,他們都有滔滔不絕的表達。

訪問他們年青時都種過什麼、 什麼花最美、最喜歡哪種植物……可以一講半小時,經常會說到口邊記不起來、另一位搶著說的情況,情節愉悅又精彩,每位公公婆婆笑笑說說,都好像回到年青時一樣。

好了,到了動手栽種的環節,已經心花怒放的長者組員帶著愉快的心情,園藝已經產生治療的效果,再滿有信心地由混土到播種、澆水,組員的自信心不知不覺中飆升,問他們可不可以每天給植物澆水、留意出苗情況,他們十居其九都樂意答允,重點就在這裡了,本來沒有人生希望的長者,他竟然應允去開始一項新工作,對於一始經常自嘲“無記性“的組員來說,竟然願意承諾天天澆水,這到底這小小種子有什麼魅力? 因為種子賦予希望、植物賦予生命力。

小小種子只要得到養份和看顧,大都會茁壯成長的,這是大自然的定律,亦是人們深信不疑的信念,正因如此,小種子就這樣推動了本來沒有動力的長者重啟ENGINE。每天他們都掂念著小盆栽,為著小盆栽的進展而動容。

如果你家有長者,也都打算送上盆栽給他們的話,請你要有心理準備必須向他作出持久的鼓勵和欣賞,經常向他問候盆栽的生長情況,並且讓他表達多一些。如果你願意的話,不妨好好作以下的準備工夫:

  1. 按照長者的喜好,選擇合適的植物: 一般有香味、可食用,或者好意頭的植物都會特別吸引長者的垂青,例如: 葱、蒜、香草、茉莉花、桂花、蘭花等等,切勿選取有刺、有毒的

  2. 根據家居環境,選好合適的擺放植物位置: 流通空氣和日照情況對植物生長是相當重要,當然也有不少觀葉植物適宜擺放在室內,對陽光的要求不高

  3. 好好了解該種植物的種植方法,例如澆水次數、施肥方法等等,講解給長者知道,也是日後作為你與長者的交流基礎,因爲你懂的話,他會更願意跟你分享

  4. 送上盆栽外,還要奉上有關的種植工具,如澆水壺、肥料、盆景裝飾物等等

  5. 若長者記性不太好的話,還需要利用植物牌寫上植物名稱、種植日期、澆水時間等等,甚至乎打印一張澆水紀錄表,澆過就剔一下,這樣同時可以訓練記憶力

  6.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參與和關心,這樣會令盆栽多了一重意義。

相關文章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